沙巴体育平台

图片

职教资讯 网站首页  >  职教资讯  >  正文

【专家观点】代表热议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发布人:赵楠     资料来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     时间:2022-10-24     浏览次数:次

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代表热议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面向新征程,职业教育不仅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

沙巴体育平台: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不能瞧不起产业工人。我们建设现代化,就要抓制造业,搞实体经济。一定要转变观念,大力培养产业工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表述,教育系统和企业界的党的二十大代表对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也深感责任重大。

如何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与会代表广泛热议。

优化定位

推动职教人才服务国家战略

今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施行,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让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信心倍增。

要为职业与普通教育平等地位“撑腰”。党的二十大代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玛日耶姆古丽?吾布力喀斯木认为,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既有支撑受教育者终身可持续发展,更有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和社会,应当是技能型社会,要切实使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社会价值观。”

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并接受职业教育有美好的发展前景,玛日耶姆古丽?吾布力喀斯木建议,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充分展现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和受教育者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以优质的教学环境、一流的课程和师资来赢得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另外,还要提高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能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技术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我相信,产业工人大有可为,技能报国的舞台会越来越宽广!”一身蓝色工装,说话干净利落,来自广西汽车集团的党的二十大代表郑志明,是一名从普通钳工成长起来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郑志明表示,自己当年也曾为中考失利进入职业高中而感到失落。然而,自己的成长经历证明,技能成才这条路行得通。

有调查数据表明,10年来,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这充分证明,职业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举足轻重。

“助力学生成人成才,让职业院校的学生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党的二十大代表、浙江舟山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张赛芬表示,“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加强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张赛芬认为,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要培育一批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生力军,一要强化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多元化教学研究;二要实现生源的优质培选、强化导向性合理分流;三要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科学合理布局和学科专业特色分类。

协同创新

满足多层次教育需求

在我国的学习型社会框架中,教育将贯穿人的一生。在朝着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阔步前进的过程中,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协同创新十分重要。

党的二十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指出,统筹协同创新关键要做好“两融合、双拓展”,即加快构建以职业院校教育为主体,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两融合”,职业教育向技能培训、向国际合作“双拓展”的发展新格局。

葛道凯指出,在“两融合、双拓展”格局下,一方面完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通机制,形成职普之间互利合作、协调共生、各美其美的教育生态,鼓励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开放大学以及各类继续教育机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在强调学历教育的基础上,要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鼓励职业院校配合企业“走出去”办学,继续深化与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内的国际合作。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协同创新,各有侧重和作用,共同构建起全民教育体系。”张赛芬认为,协同创新既需要高等教育的科研创新,通过技能实践推动成果落地与转化,同时更需要产业工人与时俱进地接受继续教育,实现能力迭代和技能提升。

融合发展

构建供给丰富的“教育立交桥”

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丰富性、开放性和融合性。没有哪一种教育能像职业教育这样把政府、市场、企业、个人紧紧联结在一起。

“要让各具特点、各有需求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党的二十大代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芦咏莉对职业教育满怀期待。

她认为,职业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不同类型教育的体系构建完成时,紧跟其后的应是配套的评价体系。要科学选拔、科学培养和科学使用多样化人才,同时打通不同类别教育体系之间的连接,最终构建供给丰富、通道合理、关卡科学的“教育立交桥”。

职业教育发展还有不少提升的空间,产教融合就是其中之一。

党的二十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夏智伦指出,当前“校热企冷”问题依然存在,校企合作“肠梗阻”机制依然不活,国家“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政策难落地、落实现象依然存在。

夏智伦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省不断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把学校建在开发区里、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建成株洲职教科技园、长沙职教基地等多个职教城,在省级以上园区布局职业院校212所,持续推进专业动态调整。

为更好地突破产教融合障碍,夏智伦建议,要主动吸纳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在专业设置、基地共建、院系共管等层面,鼓励以龙头企业主导,以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探索办学模式改革。

产教融合,一端是职业院校,一端是产业企业。党的二十大代表,徐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东升表示,推进产教融合,企业责无旁贷。徐工集团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依托徐工技师学院优质资源,为实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高技能人才支撑。同时,徐工集团全面聚焦高技能人才“全生命周期”培养,健全“准工匠”定制培养、“名工匠”项目制培训和“金工匠”研修制进阶式培养体系,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金工匠”产业工人队伍。



作者:刘钰、张湘怡、储召生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年10月22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