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资讯 网站首页 > 职教资讯 > 正文
新闻背景:
●3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称为《纲要》)公布。《纲要》将数字经济部分单独列为一篇,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焦点话题。
●数字经济新格局下制造业亟须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沙巴体育平台:的智慧型工匠。在此现实背景下,人才培养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推力。
●为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加强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落实职业教育专业动态更新要求,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近日,教育部印发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新版专业目录),对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不同层次专业进行了一体化设计。
1.“熄灯工厂”带来的思考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科技制造服务商,富士康最初给人的印象就是流水线上重复低端劳动的工人。而今,在大数据时代,富士康的生产场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线上,自主操作的机器人代替了大量的工人。此前300个人的岗位如今2个人就可以轻松搞定。这种生产,实现了关灯状态下的全自动化作业,富士康也因此被称为“熄灯工厂”。
除了制造业,这种智能作业也应用在“三农”领域。过去,到了给农作物打农药的季节,典型的画面就是穿着背心、戴着草帽,背着喷雾器的农民顶着烈日在工作。而今,通过中国供销无人机大联盟,哪个地方需要作业,只需要通过平台预约,就可调动无人机作业,且实现了精准配方、精准施药、精准管理,连农作物的长势、产量都可以通过数据进行直观的分析……
这成为新时代生产现代化发展的真实写照。翻开“十四五”规划纲要,“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的字眼引人注目。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重点强调创新,没有数字技术创新和算法的升级换代,难以实现2025、2035设定的目标,比如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数字中国、网络强国等强国目标,也难以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和供应链安全。”作为经济领域的专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对数字经济发展作了前瞻性的思考。她认为,数字经济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关键力量。
“5G+智能制造、5G智能电网、5G智能工厂、5G智慧医疗、5G智能+AI车间……”在鲁昕看来,不管是消费、旅游、交通出行,还是医疗教育、养老和政府治理,这些数字经济的应用场景包括了国民经济的产业领域还有社会的各个服务领域,而这些场景都将成为学生的工作岗位。
今天的教育如何提升适应性才能应对未来的社会发展?这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教育之问。
2.数字中国来临,教育如何适应?
“教育要提高质量必须适应数字化改造,要培养具有数字化素养的人才、有数字化动手能力的人才。”在鲁昕看来,数字经济迭代的速度非常之快,尤其是2020年一场疫情按下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键。
如今,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挖掘,但高质量的人才缺口巨大。“数字化转型最困难是制造业,制造业当中最困难是中小企业,因为没有人才。”鲁昕给出这样一组数据:目前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安装调试、云计算工程技术等数字化管理师岗位缺口数以千万人。
现在,在青藏高原上放羊、放牛都是数字化。牧民通过手机App上,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家的羊有没有跑到别人家的草场上。鲁昕表示,未来的人才取决于今天的教育。面对呼啸而来的数字经济时代,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就要围绕数字经济创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来设计专业、培养人才。
“为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职业教育要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并面向2035年进行前瞻性布局,以系统思维推进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鲁昕介绍了职业教育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的九大逻辑:“当下全球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人类科学也进入了数字科技阶段,产业发展进入了数字化全面转型时代。我们要占据科技的制高点,就需要进行数字新型基建,在数字化背景下要进行专业一体化设计,未来岗位需求的场景是数字化工作场景,数字化的职业素养要求,要求具备数字化的动手能力和数字化的知识结构……”她表示,当前,以数字经济等为代表的新经济成为重要增长引擎,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对人才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提出全新要求,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势在必行。
3.职业教育专业升级:让改革创新落在课堂上
专业目录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性教学指导文件,是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和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龙头。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条”要求专业目录五年一大修、每年动态更新。此前,中职专业目录是2010年修订的,高职专科专业目录是2015年修订的,高职本科试点专业是根据试点需要于2019、2020年分别设置的。据此,2020年是对目录进行大修的时间节点。
“此前的目录在引导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同时随着形势发展也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介绍说,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并面向2035年进行前瞻性布局,以系统思维推进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版专业目录对接“十四五”时期新形势,重点服务制造业强国建设、破解“卡脖子”关键技术等,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面向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面向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等,系统梳理新职业场景、新职业岗位对技术技能人才新需求,以目录为引领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外,新版专业目录优化和加强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相关专业设置。适应数字化转型、产业基础高级化趋势,面向不同行业的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形态等,从专业名称到内涵全面进行数字化改造。
“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是职业教育‘一盘大棋’中的关键落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鲁昕表示,新版专业目录研制以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为关键,体现了“十个对接”特征,即专业对接新技术岗位、对接新职业岗位、对接新业态岗位、对接市场化需求、对接卡脖子难题、对接智能化生产、对接智慧化管理、对接精准化服务、对接数据化应用、对接数字化技能,相关成果实现了一体化设计、一体化表述、一体化呈现,在专业名称、专业内涵、课程体系、核心基础课程等4个方面全面升级,有利于推动中高本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素养通过培训是难以做到的,需要经过系统培养。”在鲁昕看来,职业教育所有改革创新落在专业上,落在课堂上,落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上。而此次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就是把这些趋势预测和场景落到课堂上,落到教材上,落到1000多万名学生身上。“我们要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新使命’,为数字中国建设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鲁昕期待着。
作者:本报记者 张惠娟 通讯员 卓晗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1年4月1日